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硅谷资深学校心理学家:孩子不沉迷手机的5大秘密

    信息发布者:qianshan
    2022-09-13 17:51:09   转载

    学院君说:孩子沉迷手机,几乎是所有家庭都要面对的硬核难题。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不让游戏来取代他们所有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呢?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美国硅谷做了20年学校心理学家的谢刚教授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为什么打游戏,
    这么吸引青少年?

    为什么网络容易让孩子们沉迷,特别是在非规划时间unstructured time,就等于说是像暑假这样,没有规律的学习时间的时候;另一方面,怎么样让孩子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内驱力调动起来,想让他们在这些更有意义的活动中,能像打游戏的时候一样快乐上瘾。

    我自己也有两个青少年的儿子,一个是高中九年级,一个是初中七年级,所以我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

    很多这些孩子为了打游戏,不仅长时间沉浸在手机里,还和家长产生冲突。为什么打游戏这么吸引青少年?

    首先,它是很多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减压的方式,这是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一个调查研究,青少年降压的方式,首选就是打游戏,这个比例是最高的。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健康的减压的方式,比如说运动等等,那这些没有办法跟打游戏的比例相比。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网络、电子游戏等等,能够这么吸引孩子?

    刚才讲到了,除了减压之外,它还能满足孩子所有的心理需求。首先是自主感,自主感就是孩子能控制自己能做什么。青少年期间,大概10到19岁之间。因为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就是,他非常喜欢自己能控制,喜欢自己做决定,喜欢别人把自己当做成人来看。

    可是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孩子几点上课,被安排什么样的老师,每天的作业他都没有办法控制,甚至课外活动都被安排……如果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没有任何控制感的时候,那网络能够满足他所有。

    而且网络能轻易地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升级通关马上反馈,感觉自己是个胜利者;还能带来归属感,几个玩家一起上阵闯关。所以这三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就造成了孩子在打游戏的过程中内驱力,他很有动力再去重新做这件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网游容易沉迷,因为网游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心流。它就是人完全地沉浸在自己做的事情之中,忘记了时间的存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只有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这种忘我的感觉。

    很可惜,网络游戏能完全满足这三种产生的条件:清晰的目标、及时的反馈,而且是挑战和孩子的技能,它的匹配非常的好。所以让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这也是为什么设计网游的这些人,他最后告诉家长说,不是孩子们没有自控力,而是在电游的背后,有这么多专业的人士,来设计了这个游戏,就是来瓦解我们的自控力。甚至他们讲说,父母、师长是不可能防止孩子电游成瘾的,因为我们是业余地来防止成瘾,而他们是由专业的人士来设计怎么让我们成瘾。

    我特别喜欢这位电游设计者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你们唯一做到的不是禁止,而是引导孩子了解和管理人生。”因为在他们电游的设计过程中,他们加入了刚才讲清晰的目标,及时的反馈,给孩子这种掌控感,然后还给孩子很多潜意识中的吸引。

    从小就要设定好
    这些使用规则

    那么我们怎么来帮助孩子,来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不让游戏来取代他们所有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呢?

    最重要的一点,我自己也有两个青少年,而且我自己在过去的20年中,跟上百位真实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工作过,所以最大的一点就是记住,预防真的是胜于治疗。

    当我们在家里有合理一致的规范,当我们的孩子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有更有意义的爱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归属感和自主感的时候,那么就不害怕,因为这时候我们就起到了一个引导,就是孩子他自己有一个更有意义、蓬勃发展的生命的时候,这些短暂的网上的快乐,对这些孩子的吸引力不会太大。

    如果孩子还是小学,或者是初中阶段的时候,那时候比较容易听进去父母的建议,一定要在家里设好了规矩。

    比如说:我们的电子产品,不能拿到自己的卧室里面去,因为卧室他可以关上自己的门,一旦养成那个习惯的时候,青少年期间出了问题再让他拿出来,会产生很大的矛盾。


    如果孩子还小,那请一定要注意,比如说做作业的时候,特别是现在是上网课的时候,那我们必须要大量的时间花在电脑上,那这个电脑一定要在客厅,像我们家是放在厨房,课桌一定是放在公共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监督。

    还有最好的预防就是,越往后推迟给孩子使用这种电子产品越好,特别是2岁以前的孩子,尽量是不要给他们看手机等等电子产品,因为孩子的大脑还处在发育的过程中,一旦孩子适应了这种快速的颜色和声音的变化等等,那么再去传统的学校里面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这种方式那就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对声像刺激的需求。

    学前期的时候,所有的学习基本上都可以用实物来完成,完全没有必要借助于电子产品。

    赶走黑暗最有效的是光明,还是刚才那位电玩设计者讲的。如果我们帮助孩子管理好生活,有更有意义的这种心理学上叫做竞争性利益competing interest,就是说这个电游确实是能够激发我们的这种兴趣和带来很多的积极情绪,可是如果我们有能跟它抗衡的、同样带来满足这些心理需求的兴趣的话,那么孩子绝对不会沉迷在网络,就算是打游戏的话,也很有节制。

    家长可以做到的几个方面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一个积极的、丰盈的生命,它是由哪些因素来组成的,我们才可以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不会被这些没有意义的心流所吸引。积极心理学上,我自己在做学校心理学家的同时,也教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积极心理学发现,一个健康的、丰盈的生命,它由五个维度来组成的——PERMA,就是积极的情绪、健康的关系、专注的投入、意义感,还有成就感这五个。

    1 、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

    阿德勒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所有的问题最后归根结底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个用在电子游戏中,也是非常适用的。哈佛用7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亲密关系等等,对人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等最关重要。

    我们作为父母,孩子一出生,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已经有这个亲子关系了。有了这个亲子关系,到底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呢?不一定。在孩子生命前10年的时候,这个是非常明显的。可是在青少年期间,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不仅没有影响力,甚至是起到了反作用。

    2、带着信任、合理的期待和孩子沟通

    很多的家长非常疑惑,说我很爱我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感受不到,为什么我们的亲子关系不好?正念的创始人卡巴金教授撰有一句话非常适用于这个问题。他说:“只有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性、同理心和接纳的时候,孩子才能感受到爱。”

    很多家长说,我给孩子买3万块钱的小提琴不带眨眼睛的,可是孩子并没有感觉到爱——因为家长忘记了,其实是不是孩子跟我们的关系好。关键是他在和我们互动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感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的接纳和我们对他的一些理解。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就是说父母老师对孩子的信任和期待,能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大家常常忘记的是,这个期待,如果不是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话,也会造成一个负面的效应。比如说我们的期待值太高,可是孩子现在达不到,这时候我们的焦虑,往往就会转化成跟孩子交往过程中的一些负面的互动,这时候就没有办法有一个良好的关系。


    3、掌握沟通的“黄金比例”

    怎么样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呢?跟大家讲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洛萨达比例。这个其实是在组织心理学中先发现的:

    在职场:上下级的沟通中,如果是积极鼓励性的反馈比指正性的反馈,至少3:1~6:1的时候,这个时候一个团队的业绩是最好的。

    在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是积极鼓励性的对指正性的、批评性的这个比例大概是5:1左右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最好的。

    在学校:师生之间的两种反馈比例是4:1的时候,师生关系是最好的。

    在家里,如果是我们大家注意一下,您可以记录一下,自己跟孩子的互动中,多少是鼓励性的反馈,比起指正性的,一定要达到至少是3:1,最好是5:1左右,我们的关系才是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我们在家庭中的情绪,其实也间接地反馈了我们跟孩子的关系有多好。


    4、保持积极情绪,而不是一味恐惧愤怒

    当我们孩子在打游戏的时候,那我们反馈就是愤怒,或者是用一些惩罚的方式让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其实,会让孩子把目光就集中在这个给他带来危险、威胁的事情上——我们的惩罚

    其实孩子为什么打游戏,是一种减压的方式,或者是一种逃避,自己在学习中得不到成就感,所以就在电子游戏中得到这种成就感;自己的社交能力不好,所以沉迷在电子游戏中,来得到这种接纳、尊重和有这种归属感。现在目前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电游。

    想要找到更好、更有创意、更有效的解决的方法,要在孩子情绪镇定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积极情绪调动起来之后,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创造性、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自控力和内驱力都是最强的。

    恐惧、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看上去能让孩子停止,但只会让大家目光更窄化,查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5、注意情绪的传染力,反思“证实偏差”

    当我们大人是处在一个焦虑、生气的状态下的时候,其实很容易传染给孩子,所以我们要注意一下,我们自己的情绪好的时候,能带动家里的好情绪。

    这样,就要检查一下我们自己的理念。因为我们自己看到的事情,其实只是我们相信的事情,我们相信什么就更容易看到什么,很容易出现“证实偏差”。我们很容易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也忘记了去看到或者是因为太担心了,所以看不到孩子做得好的事,我们要注意一下,是不是有这种“证实偏差”,有没有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能给予充分的积极反馈。


    6、做少焦虑的父母,要学会转变看事情的“滤镜”

    情绪不是空穴来风的,情绪的背后有很多心理需要满足。

    那怎么样提升我们的积极情绪呢?首先,有生理的基础。积极情绪也好,自控力也好,大家记住了,充足的睡眠和定时的锻炼,都非常关键的。

    再就是降低我们父母焦虑,我们自己要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的时候,情绪好了,亲子关系提升了,我们就能够帮助孩子。

    比如说孩子也有合作的时候,父母陪伴的时刻,孩子是不会打游戏的。那么在关心孩子上面,去给他喜欢的美食,一起出行,利用良好的家庭互动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说,不用打游戏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温暖的、积极的感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其实孩子的特点,我们很多是改变不了的。以我自己为例,一位高中老师的鼓励,是帮助我,能够调动了我对学习的积极性,但他改变不了我自己的数学就是不好,再努力也大概就是个中等水平。但是我自己很喜欢语言类的学习。

    孩子有多元智能,也许传统的教学中要求的语言和数学的智能不是孩子的强项,那么怎么样帮助孩子在课外活动中找到另一些领域的成就感,就需要我们家长的智慧。

    7、从小开始,培养和孩子的关系

    在青少年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设,就是通过在家庭中更多积极情绪的表达,提升亲子关系之间的安全型的依恋。而这些积极情绪的表达,离不开积极的语言,我们每次说一句话的时候,一定要问一句,这个话有没有帮助孩子建设自己,还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行。

    我们在管教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关系先于教育”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这句话对我们是非常有启发的。就在我们指正孩子之前,一定要先有这种情感的连接,孩子才能够更听得进去。


    8、给孩子及时的反馈

    游戏的“及时反馈”也是吸引孩子的魅力之一,比在真实世界里获得反馈快很多。

    所以,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睁开眼睛要看到,给孩子一个回应。所以要保证,我们在每天的跟孩子的互动中,要有至少3倍的这种积极的反馈。然后配合有合理一致的规矩,才能形成正向的行动习惯。

    9、用理性眼光看待孩子的沉迷

    如果是我们觉得,“孩子现在管理不好时间,他将来一定不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是这样子看待的话,我们就把这个事情看成是长久化、普遍性的了,我们就不容易看到说,其实这就是孩子目前时间管理的一个水平就在这里,他需要我们帮助怎么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只是暂时的,而且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同学的影响等等。

    孩子由于大脑前额叶发展不完全,自控力不足,是亲子教育中的常态。建立这个健康的关系,首先一定要区分好,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孩子时间管理不好,影响到成绩,这个对我们孩子影响到成绩,一定要让他自己觉得,学习不是爸爸、妈妈的事,我们不要比孩子还要着急,因为这个是我们首先要确定的,避免很多的矛盾。

    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需要保持成长型心态。孩子在当下遇到问题,就一起面对,这次做得不好,下次继续改进。不要设想“一步登天”,也不要觉得“命中注定”。

    想要让孩子在电子游戏之外,收获也“我很能干”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从生活中的能力积累起:比自己整理床、整理书桌等,对他的自主感是很大的支撑力。

    最后送给大家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呢?教育是我们把学校里的知识点都忘记以后还保留的东西。我们在孩子18岁之前,希望他保留什么呢?我们希望他保留坚毅力、自控力、社交智能、感恩、乐观、好奇心等等,这些才是关键。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